一、史氏鲟的产地在哪?
史氏鲟的产地在中国和俄罗斯联邦。是中国现存鲟鱼中最具有经济价值的优质珍稀鱼类,在黑龙江、乌苏里江、松花江等地均有分布。
二、史氏鲟有何特点?
史氏鲟体呈长纺锤形,腹扁平,体被五行骨板,背部一行,体侧和腹侧各2行,膏板的行间常有微小骨颗粒,幼鱼体上骨板有向后的棘状突起。四位于头的腹面,呈管状伸缩,唇有皱褶,形似花瓣,腮膜不相连结,口的前方有须2对,横生并列在一条直线上。吻的形状有很大变异,有的呈锐三角形,有的象矛头,吻的腹面,须的前方有若干疣状突起,由此得地方名为七粒浮鱼。
三、史氏鲟的生活习性
(1)史氏鲟系动物食性鱼类,其消化系统中,既有硬骨鱼类的幽门盲囊,又有软骨鱼类的瓣肠因此有很高的水化吸收功能,成鱼以水生昆虫及水生昆虫幼体、软体动物、底栖甲壳类、八目鳗幼体等为食,有时摄食小鱼。幼鱼的食物主要以浮游动物底栖动物及水生昆虫幼体为主。解剖时,也发观胃中有时也有水生植物碎屑,因此,史氏鲟在动物性食物较少时偶食水生植物。
(2)史氏鲟摄食动作较缓慢,主要依靠触.嗅觉捕食。成鱼摄食能力较强,亲鱼繁殖期间停止摄食。史氏鲟的开口摄食水温4℃,超过13℃摄食能力增强,摄食最佳水温为18-22℃。经人工驯化的史氏鲟可食人工配合饲料,饲科的蛋白含量在37%-52%之间。
四、史氏鲟有哪些种类?
在黑龙江布域的史氏鲟有褐色和灰色2种类型。褐色种类比灰色种类生长慢,12龄的雌性个体长96-117厘米,尾重3.5-5.6千克,主要生长于黑龙江的中下游,资源量和产量都较低;灰色种类的12龄雌性个体长125-142厘米,尾重8.3-16.4千克,多栖息于流口半咸水水域,以底栖生物为食。灰色种类的产卵群体,越冬期80%的个体性腺处于IV期,秋季开始产卵洄游。部分未达性成熟的个体也自流口向黑龙江流道洄游,待成熟产卵后再降河至河口地区。